Canon EF-S系列的鏡頭, 原先是設計給APS-C機身用的, 如果用在全幅機上, 因為後玉(鏡片)的突出, 會卡到反光鏡的動作, 如果真的要用, 就要對鏡頭動點手術.
也許有人覺得, 都用 1Ds Mark II 了, 鏡頭幹嘛還要用EF-S, 少說也要配個L鏡, 紅圈圈才配得上一代機皇阿!! 我本身沒有一定要用什麼鏡頭的情節, 很多時候就是圖個輕便, CP值高, 別人眼中看不上的kit鏡, 照樣拿來用在1Ds Mark II上頭.
一直以來, 我在1Ds Mark II上少的就是廣角端, 以經常拍攝的題材來說, EF24-105mm F4.0 L這支應該是首選, 儘管它也是高階機的kit鏡, 就價格及攜行的考量, 還是放棄. 最後看了一些把EF-S 18-55mm F3.5-5.6 IS STM用在全幅機上的文章, 覺得這樣也不錯, 有防手振, 也有快速的STM對焦, 平行輸入的全新品也只要3200元(含郵資), 至於保固, 切了鏡尾當然就沒了.
 |
Canon EF-S 18-55mm F3.5-5.6 IS STM |
以下就是進行改造的過程, 從拆下鏡頭接環開始吧~
 |
取下四顆螺絲 |
 |
取下固定電子接點座的二顆螺絲, 紅色直線以上, 就是這次要切掉的部分 |
 |
鏡頭接環取下後的模樣 |
 |
雖然這接環是塑膠的,也滿硬的, 我用鐵鋸的鋸片來切 |
 |
要把整圈都切掉就是 |
 |
切下來的部分, 在原先有防塵的功用, 所以這種改法, 得小新入塵量變多 |
 |
使用銼刀將切面整理一番 |
到這個階段, EF-S 18-55mm F3.5-5.6 IS STM這支鏡頭, 已經可以用在1Ds Mark II上. 但是, 不能轉到18mm這個焦段的位置, 鏡片會打到反光鏡, 而且四週的暗角非常大. 在24mm時也有明顯的暗角, 但已不會打到反光鏡.
接下來的步驟不一定需要, 因為四週的暗角在27mm, 28mm時才會不明顯, 拍照的時候, 不會刻意拍攝有暗角的照片, 如此後玉也不會打到反光鏡. 不過, 當相機連鏡頭一併收入相機袋中, 或者行進間, 變焦環都很有可能轉到18mm的位置, 只要不小心按到快門, 你懂的...
 |
把變焦環的橡膠皮扒開, 原本想在軌道環上塞東西阻擋轉動, 不過沒這麼做 |
 |
整個鏡組在18mm時, 會頂到電路板 |
 |
取下電路板, 鏡組的平面, 可以黏上一個有高度的東西, 去頂著電路板, 就不會轉到18mm |
 |
選擇約在24mm的位置 |
 |
用雙面膠把這個有高度的玩意黏上鏡組平面 |
 |
裝回鏡頭接環, 變焦到24mm的位置, 鏡片沒有突出 |
那..有沒有實際的拍攝照片呢...其實對於看照片的人來說, 用什麼鏡頭拍的不是重點. 拍的人, 也就是我, 知道這支鏡頭能帶給我什麼樣的價值最重要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